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速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完善黄河文化传播和黄河旅游发展叙事载体建设,形成黄河文化和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年度重大事件记录机制,以史为鉴,更好地促进黄河文化和旅游发展,在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黄河文化旅游带宣传推广联盟的支持指导下,在黄河流域9省(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共同支持下,《中国黄河旅游年鉴(2023)》在众多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努力下终于正式出版发行,这在黄河文化旅游史上意义重大。
《中国黄河旅游年鉴(2023)》内容记述下限为2022年12月31日,涉及数据均以此为时限。由于2020—2022年旅游业遭遇重大下滑,旅游接待与收入数据缺乏可比性,故选用了2019年数据作为参照比较;涉及流域省(区)、市(州)人口,采用2020年11月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中国黄河旅游年鉴(2023)》编纂内容主要以黄河流域范围界定,其中“黄河旅游景观”为黄河干流沿线城市主要旅游景区。根据《中国黄河流域地图》,黄河流域涉及地级行政区域83个,其中干流流经城市44个。
《中国黄河旅游年鉴(2023)》涉及的省区、城市、景区等相关内容,原则上依据黄河流经方向编排,干流之外的其他支流流域城市参照行政区划顺序排列。
《中国黄河旅游年鉴(2023)》编纂资料主要来源于各省区文化和旅游厅、黄河流域各级文旅部门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的公开报道,其中旅游景观资料来源于景区推介或百度百科收录的参考内容,编辑部仅作收录编纂,在此对原内容作者致以谢意。
《中国黄河旅游年鉴(2023)》分八大部分,设类目8个,分目149个,条目2784个。编辑部完成文字编纂后,分别将各省区内容发至流域相关文化和旅游厅审核,再经编纂组织单位陕西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核校后交付西安地图出版社正式出版。
《中国黄河旅游年鉴(2023)》是世界上首条大河的旅游发展纪年史,在编纂过程中并没有成熟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加之时间跨度长、关联内容广、涉及范围大、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因而在内容组织、资料提供等方面存在诸多难点,资料不全、内容漏缺、表述不准等在所难免,欢迎各级各单位、广大读者不吝赐教,理解包容,以便让今后逐年出版的《中国黄河旅游年鉴》日臻完善,真正发挥为黄河旅游记史、为黄河文化旅游建设助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