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昌年鉴》是由中共宜昌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宜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的大型公报性工具图书。自1989年创办以来,每年编印一卷,逐年记载宜昌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概貌和发展状况,是一部信息、知识高度密集的综合性资料工具书,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对人们认识宜昌、了解宜昌、建设宜昌大有裨益。
二、本年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客观反映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三、本年鉴采取分类编辑法,以部类为单元,单元中按事业、行业设分目,并按一事一条的原则设条目。不同层次的标题和正文用不同字体加以区别。全书的条目标题采用黑体字加“【】”表示。书眉双数页码为部类名称,单数页码为分目名称,便于读者检索查阅。
四、《宜昌年鉴》(2018)共36个部类,依次为特载、专记、大事记、宜昌概貌、中国共产党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宜昌市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宜昌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法治、军事、农业农村经济、工业经济、水电开发、商贸、交通·邮政·物流、金融、旅游、城乡建设与管理、信息业、环境保护、经济监督与管理、财政·税务、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传媒、卫生、体育、社会生活、市辖县市区、人物、统计资料、附录。全书前有中、英文目录,后有索引,并附有多媒体光盘。
五、本年鉴所用数据均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文稿、资料由各地各部门撰稿人撰写和提供,经各级领导审核,具有权威性。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等原因,有关部门和县市区所用数据与“统计资料”中的数据有不尽一致的地方,请读者在查阅和引用时注意。“城区”指宜昌市辖区,除特别注明的以外,一般不包括夷陵区。
六、本年鉴收录内容以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限,但“特载”的内容不在此限,有的资料时间延至2018年1月。“人物”部类刊载的内容由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共宜昌市委老干部局、宜昌市总工会等部门提供,“附录”中“机构及负责人”由中共宜昌市委组织部提供,截止时间均为2017年12月31日。年鉴正文和“今日宜昌”图片集锦中未署名的照片,均由有关单位提供。
七、本年鉴在编纂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使《宜昌年鉴》更臻准确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