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安年鉴》(2023)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立场、观点、方法,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载兴安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反映其发展变化及成就。
二、《兴安年鉴》2008年创刊,2019年首次公开出版,是由兴安盟行政公署主办,兴安盟档案史志馆编纂的综合性地方资料文献。《兴安年鉴》(2023)为第17卷。
三、《兴安年鉴》(2023)记述时限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其客观真实地记载了2022年兴安盟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各行各业取得的进展和成绩等。部分内容的记述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下延。
四、《兴安年鉴》(2023)采用分类编纂法,由类目、分目、条目构成,部分分目下设次分目。全书共设37个类目,143个分目,968个条目。
五、《兴安年鉴》(2023)按照精品年鉴的要求,对篇目框架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重点对原经济部类进行拆分重组。一是将2022卷30个类目优化调整为2023卷37个类目,增设社会生活,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盟直属国有企业,开发区、工业园区,附录。将农牧林水拆分为农牧业、林草、水利,将文化体育拆分为文化、体育。二是将组织机构及负责人名录移至附录中记述。
六、《兴安年鉴》(2023)基础资料来源于盟直各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驻军部队、各旗县市,由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后报送。基础资料经过编辑、总纂形成征求意见稿,在征求编纂委员会各成员和各部门单位的意见后定稿。
七、《兴安年鉴》(202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内容来源于相关政府网站以及《兴安日报》等,图片资料大部分来源于兴安日报社,少部分源自各部门及政府网站等。
八、书中主要数据以兴安盟统计局统计公报和《统计手册》为准,由于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等原因可能与最终统计数字略有差异,请读者在引用时加以斟酌和注意。计量单位统一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九、年鉴资料的保密关由承编单位把审,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