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门年鉴》是由中共天门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天门年鉴编辑委员会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年鉴,创刊于1989年。至2011年,先后出版1部“四年鉴”,即《天门年鉴(1986—1989)》,2部“三年鉴”,即《天门年鉴(1990—1992)》《天门年鉴(1993—1995)》。2012年,《天门年鉴》编纂出版工作步入正轨,实现逐年编纂、连续出版。本卷《天门年鉴(2022)》为第十四卷,收载202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进展、新成果和基本资料。
二、《天门年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载天门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最新信息,为国内外广大读者了解天门、研究天门提供基本资料,为促进天门对外交流合作发挥桥梁作用,为续修《天门市志》积累保存史料。
三、本年鉴采用分类编辑法,以“部类”为单元,“部类”由“分目”和“条目”组成,“条目”为收录资料信息的基本单元。本卷年鉴共设31个部类:(1)特载;(2)天门综述;(3)大事记;(4)农业和农村经济;(5)工业与信息化;(6)交通邮政;(7)城乡建设管理;(8)生态建设与保护;(9)贸易;(10)经济综合管理;(11)财政税务审计;(12)金融;(13)中国共产党天门市委员会;(14)天门市人民代表大会;(15)天门市人民政府;(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门市委员会;(17)中共天门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天门市监察委员会;(18)民主党派 工商联;(19)群众团体;(20)法治;(21)军事;(22)科学技术;(23)教育;(24)文化 体育 旅游 新闻出版 传媒;(25)卫生健康;(26)社会民生;(27)园区建设;(28)乡镇办场概况;(29)人物;(30)统计资料;(31)附录。
四、本年鉴所有“条目”均由市直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及驻天门中央、省属单位负责撰写,并经撰稿单位领导审核,资料具有权威性。所用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天门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五、本卷年鉴收录内容一般以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为限,极少数文字图片资料有所突破。书中刊载的市直各级各部门及乡镇办场区园领导成员名单以中共天门市委组织部2021年底在职档案为准,个别领导成员调整时间为2022年1月,使用时请酌情考虑;其他领导成员名单由供稿单位提供。
六、因资料来源、统计口径等因素,有关部门所用极少数数据可能与“统计资料”栏目中的数据不尽一致,采用时请酌选。
七、本年鉴凡涉及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数据概以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