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榆林年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2021年榆林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组稿和编辑工作。在编辑中,注意反映地方特色和年度特色,突出反映经济建设和社会变化的新情况、新成就,并作为社会各界了解榆林的窗口,投资榆林的指南,力求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榆林年鉴》(2022)是中共榆林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年鉴,主要记载2021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重大事件,并以特载形式收录市党政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要报告和专文。
三、因全市机构改革,全市很多部门撤改并转,做了较大调整,故《榆林年鉴》(2022)在框架设置上较往年有较大变动,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本市基本情况。
四、《榆林年鉴》(2022)所载稿件,均由各供稿单位撰稿人提供并经本单位领导审核,凡本市性数据和各县(市、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均以市统计局提供数据为准。
五、《榆林年鉴》(2022)涵盖2021年全年内容,故市、市直(含中央、省驻榆)单位和各县(市、区)领导人名录只能记载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年鉴编纂工作特点,当年年鉴记载上一年的内容,部分单位领导当年可能会有变动等原因,而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几年内要求相对固定,故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位可能与内文所载领导名单不同。
六、《榆林年鉴》(2022)的组稿编纂工作,得到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全体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一本年鉴的成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由于我们编辑人员紧缺,水平有限,编校和印装等问题的疏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