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年鉴》是由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主管,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广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办,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编纂的年度资料性文献,创办于1983年,逐年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宗旨是全面、系统、准确地载录广州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基本面貌与发展情况,为读者了解和研究广州提供基本资料。
2.全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3.采用分类编辑法,以类目、分目、条目组成框架结构的主体部分。部分内容较多的分目,增设子分目。全书条目标题统一用黑体加【】表示,个别包含多方面资料的条目则在段首加楷体标题。
4.《广州年鉴》以出版年号为卷次名称,2022年卷主要载录广州地区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料,设33个类目:(1)概貌,(2)大事记,(3)国家中心城市建设,(4)党政机关,(5)民主党派和工商联,(6)群众团体,(7)法治,(8)军事,(9)经济管理,(10)财政税务,(11)科学技术,(12)工业,(13)信息业,(14)农业农村,(15)商贸流通业,(16)对外经济贸易,(17)金融业,(18)旅游业,(19)交通运输业,(20)建筑和房地产业,(21)民营经济,(22)城乡建设与管理,(23)生态环境保护,(24)教育,(25)文化,(26)传媒,(27)卫生·体育,(28)社会科学,(29)社会生活,(30)市辖区,(31)人物,(32)经济社会统计资料,(33)文献选录。
5.为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读性,《广州年鉴》2022年卷保持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增设“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等条目,图片专辑设置“老城市新活力”“获批历史文化名城40年”两个主题,记录2021年广州地区的大事、要事,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图文并茂地反映广州经济社会发展。
6.2022卷年鉴所载录的文章和条目,均由广州地区有关部门负责撰写或提供,并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全市经济社会统计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业务部门的统计数据由各主管部门提供。如个别数据与年鉴的“经济社会统计资料”类目有出入,以“经济社会统计资料”为准。
7.为方便读者查阅,全书图片和文字上传至“广州市情网”史志鉴数据库—年鉴库,网址:http://gzsqw.org.cn/sdfzpc/szjsjk/njk/gznj/。
8.年鉴配备双重检索系统,正文前刊有目录,书后备有索引。索引采用主题分析法,款目按汉字拼音字母顺序排序,索引范围涉及条目、表格和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