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建设年鉴》是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的一部综合反映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改革与发展进程、住房和城乡建设成就的大型文献和资料性工具书,于2003年创办,系省级部门(行业)年鉴,一年一卷。曾先后荣获四川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奖年鉴类二等奖2次和优秀奖2次。
二、《四川建设年鉴 2023》( 以下简称《年鉴》),记载了 2022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按照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的部署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指导,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2020年12月26日)、六中全会(2021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2022年9月25日)和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八次全会(2020年12月3日)、九次全会(2021年6月15日)、十次全会(2021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2022年5月27日)精神,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厕所革命、河长制进程和天府新区、东部新区规划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全省城乡建设、房地产业、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和城市市政公用、园林绿化事业等各个领域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进展,及时、全面、系统地反映了 2022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的基本状况,其宗旨是为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改革发展服务,为各级领导决策和制定住房城乡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借鉴和参考,为省内外人士认识和了解四川住房城乡建设提供信息,也为续修第三轮《四川省志·建设志》储备史料。
三、《年鉴》突出了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的特点和优势,反映了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厕所革命、河长制进程和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以及天府新区、东部新区规划建设的措施、成就和经验,把文、表、图结合起来,以事实和数据说话
四、《年鉴》设置数字、特载、综述、概况(信访工作、计划财务、政策法规、行政审批、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监管、住房公积金监管、建筑管理、城市建设与管理、村镇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勘察设计与科学技术、景观园林、标准定额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工程消防监管、综合执法监督、人事教育、离退休人员工作、机关党建)、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属事业单位、机构与人事、荣誉、统计资料、政策法规、大事记、附录(新增了《政协委员对话》《记者专访》《暗访检查》《报告会》等栏目,体现了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的行业特点和年度特色)。内容丰富,资料来源权威可靠,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文献性。
五、《年鉴》主要内容,由厅机关各处(室、局)、厅各直属单位、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写组或指定专人撰稿,并经各单位领导审核,主要统计数据以厅业务处室局提供的资料为准,可供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从事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建设监理、房地产业、建设科技与教育等科研单位、院(校)、企事业单位、中介机构等有关人员阅读、参考和收藏。全书共约91万字,大16开。由于统计口径等原因,行业和地区在数据资料上或有不一致的地方,请读者在使用时加以注意
六、《年鉴》采用分类编辑方法,按照篇目、章目、节目、分目、条目展开。条目为主要信息载体。大事记逐月按照发生日期编写。稿件(图片)署单位名称和审稿(负责、修改)人员姓名,条目编纂者、图片拍摄者享有署名权。图片未署名者,均由年鉴提供。
七、《年鉴》资料收集,由凌艳负责,陈廷波、向贵和协助。文稿编纂,《四川建设年鉴2023》凡例、编纂说明、目录、荣誉、附录,由向贵和负责;《四川建设年鉴》编纂委员会总编室,《四川建设年鉴 2023》主要撰稿单位、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目录、机构与人事、统计资料由凌艳负责;政策法规等其余部分,均由尹维俊负责。
八、《年鉴》在资料收集、整理、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厅各处室局、直属单位的大力支持,市(州)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读者为办好《四川建设年鉴》,密切配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谨表诚挚谢意
九、由于编者学识、水平和能力有限,错误、疏漏和欠安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