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年鉴》是由中共深圳市委员会主管,中共深圳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办,《深圳年鉴》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的大型综合性市情年刊;是全面系统地记述深圳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是集权威性、史料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地情百科全书。1985年创刊时名为《深圳经济特区年鉴》,1997年更名为《深圳年鉴》,自创刊起每年出版一卷,2021卷为第37卷。
二、《深圳年鉴(2021)》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客观记载2020年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貌及特点。
三、本年鉴记述地域范围以2020年深圳市行政区划为界。记述时间起讫于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部分文献成文时间超限,但所涉内容主体为2020年情况。
四、本年鉴类目设置参照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主体内容以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为框架结构,部分分目下设次分目,部分条目下设子条目,以条目作为记述的基本形式。不同层次的标题,通过字体、字号和版式设计加以区别,条目标题统一用黑体字加[]标示,条目后括注供稿人姓名或供稿单位名称。
五、本年鉴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疫情防控”“精准扶贫”“深爱人才”“文化深圳”“魅力深圳”7个彩图专辑;收录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专文。将上卷“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类目调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度聚焦”类目设立“疫情防控”“扶贫攻坚”分目,“人才立市”分目从“年度聚焦”类目调整入“特色深圳”。全书共设41个类目,包括“特载”“年度聚焦”“特色深圳”“‘双区’建设”“大事记”“概貌”“中国共产党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深圳市委员会”“中共深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深圳市监察委员会”“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人民团体”“法治”“军事”“城市建设和管理”“口岸”“农林渔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建筑业 房地产业”“商业 服务业”“旅游业”“交通运输物流 邮政”“信息业”“金融业”“国有经济”“民营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人居环境”“社会生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辖区”“功能区与功能片区”“人物 荣誉集体”“附录”。
六、本年鉴继续采用“互联网+”的形式拓展阅读渠道,在彩页“数读深圳”页面,设置“深圳政府在线”“深圳新闻网”“Shenzhen Daily”3家官网二维码,在封底和版权页设置年鉴手机阅读版二维码,与“深圳史志网”链接,为读者提供多媒体网络阅读便利。
七、本年鉴主要资料由深圳各区(新区)、部、委、办、局和有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等有关部门负责提供,并经各级主管部门审核。未注明时间的图片皆为2020年拍摄。
八、本年鉴配备双重检索系统,正文刊前有目录,刊后有主题索引、资料索引、表格索引和卷首、随文图片索引,款目按汉字拼音顺序排序,索引范围涉及条目、图片和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