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4》看2023年中国人口与就业态势
《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4》为我们呈现了2023年中国人口与就业领域的多维度数据和特征,这些数据对于了解国家发展现状、制定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方面
总量与增长: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至-1.48‰,中国人口已经连续两年负增长,出生人口902万人,比2022年减少54万人,出生率为6.39‰,总和生育率在1.0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倒数第二。
区域出生率差异:从各省数据来看,2023年有15个省份的出生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西藏以13.72‰的高出生率位居全国首位,贵州和宁夏的出生率也超过了10‰。总体呈现出西部地区的出生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内陆地区的出生率高于沿海地区的特点。广东省成为2023年唯一一个出生人口突破百万的省份,且已连续6年保持全国出生人口第一的位置。
就业方面
总体就业规模回升:2023年我国就业人口为7.404亿人,高于2022年的7.335亿人,这是自2016年转入下降通道后的首次回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就业形势的积极变化。
产业分布有别:2023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较上年下降781万人,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分别较上年上升415万和1056万人,二三产业对就业人口的吸纳能力增强,体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区域就业差异明显:就业人口数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大。广东、江苏和山东的就业人口排在全国前三位,分别达到7057万、5370万和4840万。就业人口吸纳能力背后是当地的经济实力,这三个省份经济总量也排在全国前列。而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等省份就业人口较少,经济总量也相对靠后。
工资分化显著:不同地区和行业工资存在较大分化。上海、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分别高达22.93万元和21.83万元,在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遥遥领先。行业方面,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较高,分别高达23.18万元、19.76万元和17.14万元;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平均工资较低,仅为5.8万元、6.29万元和6.86万元。
综上所述,《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4》中的2023年数据既展现了中国在就业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也揭示了人口形势面临的严峻挑战,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